2011年2月11日

價值理論與經濟學的反思

◎賴奕諭(人類三)

一、    前言

在學期的課程中,我們曾討論過Wallerstein(1996)所著述的Open the Social Science一書。書中提到過去由於實證科學的興起,使得各項研究為了實證性而被迫限縮研究範圍,甚至進而促成知識的學科化與專業化。經濟學這門學科便是於十九世紀下半葉由原先的政治經濟學被自由經濟理論所取代,逐漸樹立其科學權威性成為專業化的學科。這個制度化的契機源自於牛頓模式與笛卡爾二元論所帶出來的科學觀占著主導的地位,使得社會科學不得不依附在其方法論之下,以研究普遍規律為學科的宗旨。現代經濟學的典範便是憑著這樣的歷史脈絡逐漸走到今天的樣貌。因為經濟學家明確地了解到經濟現象是同時受到許多趨力、因素的影響,無法像自然科學能夠在實驗室操作實驗。所以經濟學家轉向以模型、數學計量等方式處理統計資料用來取代科學實驗,達到所謂的科學理性。

然而,價值的批判與評價並不是簡單以科學理性便能夠達到的事情,這是筆者在接觸經濟學這門學科時不斷感受到的困惑。常有種說法是經濟學家每個人都認為自己做出來的結論是科學的、實證的,卻同時又是一種各說各話的景況,無法真切為人類社會提出一個有效地解決問題方式。如此一來,不能避免個人主觀性卻又同時具有科學主義傾向的經濟學是否還有其合理性與權威性?在筆者看來,現代經濟學研究似乎往往看重在抽象的模型建構而非現實社會的林林總總,這樣反而與科學所要追求的理性相互矛盾,好像逐漸與現實越來越脫節。在這樣的困惑之下,我不得不重新反身自問:到底經濟是什麼?經濟學進步到最後最終的目標、標準是什麼?21世紀的經濟學又該往什麼方向邁進?一連串的疑問雖然在措辭上有些強烈,卻也只是筆者在求學過程中所遇上的不解,進而促成了本篇文章的問題意識。是故,本文將藉由價值理論觀念史變遷的研究取向,重新檢視經濟學這門學科的制度化過程。

二、    價值理論的變遷概要

價值理論的觀念史為什麼會在經濟學的學科發展過程中顯得那麼重要?從Hannah Sewall(1901)所寫的〈The Theory of Value before Adam Smith〉來看,她指出一直到1901年的經濟理論都尚未脫離古典經濟學的傳統,邊際分析仍尚未普及。也就是說從亞理斯多德的時代到18世紀,價值理論所帶來的討論與關切一直是存在的。由於這兩千多年來,學者們關注的焦點幾乎一直是事物本身的價值,所以文章中使用「物的內在價值」一詞來概括勞動價值等內在價值的價值理論。是故,在這兩千多年的時間長河裡,價值理論是怎樣被討論、怎樣被改變,最後又怎麼樣被邊際效用理論所取代為經濟學家所摒棄?礙於篇幅的關係,本文只能選擇幾個片段的脈絡來概述價值理論的變遷,而這些問題背後所隱含的歐洲社會價值內涵將會是本節所要關注的焦點。

(一)    從古希臘到中世紀開始的價值理念

古希臘人是一個實踐的民族,他們關心的是個人在社會中的角色扮演,也因此他們的價值理論與道德、正義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意指價應當與所值相當。這種趨向從「價值」一詞在古希臘文的含意也能夠看出一些端倪,其用法起源於榮譽──對具有完美道德人格之角色扮演者的嘉獎,後來延伸至與禮物交換有關的價格概念,乃至於犯法者應當支付的「成本」代價(汪丁丁2008:180-182)。由此可知,「價、值相當」的概念其實是價值理論最初的根本問題,但時至今日這樣的問題卻始終無法獲得解答。有鑑於這樣的困境,古希臘的價值概念在柏拉圖與亞理斯多德的手中有了對於價與值不同面向的討論,甚至不再認為它們是處於一種對等的狀態。

以柏拉圖來說,其財富觀帶有濃厚的倫理色彩,分為精神的、肉體的、物質的財富三個等級(葛楊、李曉蓉2003:14)。他肯定對人有用的事物就是財富,因此表面現象不見得看得出實際上的價值,所以只要按照常識過生活即可。亞理斯多德繼承這樣的說法,將事物的價值型態區分為使用價值與交換價值,使用價值就相當於柏拉圖所稱的價值。這種談法有其侷限性,因為縱使能感受到它的功效卻也很難從交換價值判斷其使用價值。因此亞理斯多德更細緻地把其中的區別給提出來,他所認為的價值其實是一種宇宙的正義原則在私人交換領域的表現(汪丁丁2008:184)。這不僅較明確地表現出其中的差異,也與接下來一大段時間所討論的價值理論有很大的關連性。事實上,關於道德與正義的問題雖然在這段時期一直都是零碎且片段地被談論,但實際上這種關懷卻一直延續到中世紀神學家關於正義價格制定的討論,影響相當深遠。不過在本文中我並不打算將這段歷史給鋪陳出來做完整的論述,因為大致來說這個部分的爭論還是圍繞在亞理斯多德所建立起來的原則,所以下一個階段我打算以轉變比較劇烈的重商主義做為我們的討論。

(二)    重商主義

如果說中世紀歐洲的悲觀是來自於對上帝的不理解,那麼啟蒙運動過後所產生的悲觀便是對於未來的不確定與惶恐。這樣的時代背景促使學者們在經濟學範疇的討論上,開始對「人性」有不少的探究。由於地理大發現、文藝復興及宗教改革等一連串的事件,神權意識遭受極大的傷害,學者們的觀點越來越與民族國家的主權及利益相關連,手段與目的之間的理性選擇開始成為研究的焦點。換句話說,民族國家的出現代表著歐洲各民族間的激烈競爭,學者們所關心的是價值實際面的問題,而非應然面導向。承接中世紀以來對於正義價格的討論,以Grotius及Pufendorf為首的自然法學派因為經驗與實證研究的風氣,開始注意到自然法則的可能性。所謂的自然法則被視為是上帝植入人心的法則,並且為人的理性所揭示、理解(汪丁丁2008:194)。既然如此,市場交易的原則也是自然的,只要雙方並非在被強迫的情況下交換,都應當形成正義的價格。價值理論在這波潮流的討論之下,認為正義的評斷既不存在於上帝那裡、也不在國王的手中,而是在每個人的心中有自己的一把尺。這種看法被視為是回歸人本主義的立場,自由競爭的概念也就因此成為當時價格理論的流行解釋。

有鑑於此,當這種被視為是「實然」的自由競爭學說出現之後,民族國家之間的競爭也就不會有道德上的疑慮,重商主義便應運而生。而「重商主義」一詞的出現是由Mirabeau在1763年提出的,指的是從15世紀末到17世紀下半葉的經濟論述中居支配地位的經濟思想鬆散體系(葛楊、李曉蓉2003:35)。這種以國家經濟政策與法令面貌出現的重商主義,乍聽之下與自由競爭有些矛盾。但是如果我們掌握到上述所提及的時代脈絡,便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新興民族國家如何透過這樣的機制來合理化自己的統治地位──國家要富強就必須要累積金銀。簡單來說,它既是新興民族國家用以積累金錢、財富,脫離過往封建社會的經濟政策的方式,同時又是資本家為此政策趨向所做的實踐,使得資本主義快速的擴張。因此,它的重點並不在於交易、工業發展等等,實際上這個時期是因為民族國家的出現全面性地改造了社會的思想,才會有重商主義的出現。它們更在這段時期開始透過擴張工廠規模、建立海外殖民地等手段,將自己的影響力擴充至國界之外(汪丁丁2008:200)。要說與過去所發展的價值理論最大的差別在於,重商主義者往往把金錢當作是流通的目的,交換價值與抽象的財富在這樣的機制當中反而變成只是決定生產的目標跟動機而已。更重要的是,透過實證研究的潮流帶動,這種實然面的自由競爭學說主張以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看人類本性,這與啟蒙之後強調的理性與科學不謀而合,此概念才會不斷的在後世繼續被我們所應用。

(三)    重農學派

延續重商主義的討論,由於其概念過於強調貨幣在過程中的角色,被許多學者批評模糊了本質上的問題關鍵。是故,洛克、配第等學者開始提出一些對於土地、勞動等層面的反省,企圖重新以人性的角度觀察來建立價值理論(汪丁丁2008: 200-202)。而這些在各個國家零星出現的論述,甚至匯集、萃取成為對後世發展十分重要的重農學派。簡單來說,它不僅重新檢視了土地、勞動等問題,更對下一階段亞當斯密等人的古典經濟學說有著深遠的影響力。

就時間方面來看,雖然它是一個複雜而難以化約的運動,但是重農學派大致出現於1850年代至70年代的法國。由於法國的思想傳統受到自然法學派的影響很大,所以此學派的核心主張在於自然秩序的理念。在法國的啟蒙思想家看來,人類社會應當建立在「自然秩序」之上,而封建制度是不合理且違反自然秩序的(葛楊、李曉蓉2003:95)。透過這樣的理念,重農學派以自然秩序來觀察經濟活動,創立起自己的經濟科學。以Richard Cantillon(1997)的《Essai sur la natúre du commerce en général》來說,他便提到「土地是全部財富由以發生的源泉。人類勞動是生產這一財富的形式。」從這樣的觀點看來,土地取代了重商主義所重視的貨幣,成為整個價值理論的根本起源。此外,被視為是重農學派領袖的Francis Quesnay更進一步以其經濟表(或稱經濟循環圖)來說明一切價值皆由土地肥力所發揚(汪丁丁2008: 206)。如此一來,經濟學在重農學派的角度看來,其核心關懷目的在於:透過研究保證人類社會能夠持續再生產的自然規律,使其達到最大可能的再生產。換句話說,重農學派的經濟學家基本上相信土地肥力是人們財產、收益等的惟一來源,無論是工業還是商業等都只是分化出來的而已,它們最後都還是會藉由土地肥力再生產繼續發展下去的動力。依此觀念來看,衡量價值其實是有一定程度的難度,因此需要透過外顯的勞動形式來衡量之。有鑑於此,Turgot便提出一個魯賓遜式的經濟來說明重農學派的概念(葛楊、李曉蓉2003;汪丁丁2008):

一個人感受到一件事物帶給他的愉悅程度是個人的、主觀的價值。對這個人
來說,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價值,所以魯賓遜必須要在荒島比較許多不同的
主觀價值。如果說像空氣或水的價值,在荒島幾乎是免費的,那就沒有任何
衡量價值的難度。但如果說現在引入了一個星期五,那麼他們彼此之間就必
須要處理交換價值與內在價值的關係。而由於勞動是一種克服困難的努力過
程,其自然而然就被視為是客觀獲取價值的一個方式。

雖然這樣看來,價值好像可以透過勞動來衡量之。即使如此,主、客觀價值怎麼樣有個連結的機制仍是一個無法被解決的問題。但是大致來說,他對於勞動價值概念的初步形塑,影響了亞當斯密、馬克思等人的思想甚深,所以這個學派不得不被視為是重要的。

(四)    從古典到現代的經濟學理論

一般來說,古典經濟學把價值理解為生產所需的勞動與物資數量,這是一種主觀的價值理論。但在現代經濟學的框架底下,價值就好比選擇的成本,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機會成本,徹底將心理的因素給忽略、排除。進一步來說,古典經濟學的價值理論其實是將成本與日常生活中,選擇行為的心理體驗給直接結合起來(汪丁丁2008: 214)。

而亞當斯密所提出的價值理論之所以重要到不斷的被後世所提及,是因為它在資產階級古典經濟學當中,是價值理論最早被完整系統化的論述(葛楊、李曉蓉2003:112)。簡單來說,其經典之作《國富論》還是在關心人的道德性是否能支持市場運作。他的學說以價值一詞出發,再一次區別了使用價值與交換價值的差異。勞動被視為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換價值的真實尺度,這與後來所發展的勞動決定價值理論的概念相去不遠。簡而言之,商品價值是由生產該商品時所耗費的勞動決定的。這個「勞動」不僅指涉人們購買商品這個行為時所需要的勞動,也同時包含生產商品所耗費的勞力(葛楊、李曉蓉2003:113)。基本上,亞當斯密是一個經驗主義者,他的結論是從現實的觀察中抽象出來的(汪丁丁2008: 219),所以他透過勞動價值這樣的說法發展出接下來的命題與推論。然而,雖然勞動是一切商品交換價值的衡量尺度,實際上它卻很難去量估自身的價值多寡。是故,勞動所隱含的價值需要透過其它的標準來界定、衡量之。舉例來說,初步的考量可以從工資、利潤、地租這三個收入的來源來衡量其交換價值。但是,一旦出現資本累積和土地私有,勞動者對原材料增加的價值不再全部屬於勞動者。這類不穩定地波動就被稱為是商品真實價格(葛楊、李曉蓉2003;汪丁丁2008),實際上可能憑藉著社會關係、權力不均等有不同的變化。

接續著亞當斯密關於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這個雙重價值的討論,後來的李嘉圖、穆勒等人陷入了勞動價值的困境。其最大的難處在於:怎麼找出一個客觀的尺度能夠去衡量?他們雖然提出平均勞動時間的計算方式來估算,但實際上卻仍然有許多問題無法被解決。另外,當時的歐洲社會因為價值理論學說的發展面臨更大的難處。以勞動價值學說為基底所發展的馬克斯主義直接挑戰了社會原有的結構與秩序,造成掌握知識、財富的人們感到十分之不安。因此,我們不難想像效用主義、功利主義,乃至於更晚期邊際革命的出現能夠如此地受到主流經濟學的歡迎。它不僅與勞動價值理論做出顯著的區隔之外,更使得民族國家與資產階級免於受到社會主義的侵入,以鞏固他們自己既有的政治經濟權力地位。

除了時代背景可能的因素外,我們回歸到價值理論本身的走向。當經濟學逐漸走向制度化的階段時,價值理論的討論便跟著消沉而成為非主流。老師在這門課中也有提過,現代經濟學與過去最大的差異在於其不再關心歷史規律,反而是關注市場內部人群的動態過程,是一種以抽象命題推導出來的模型。或許我們可以說,這樣的差異是由價值轉向價格的一個過程,更是經濟學這門學科得以制度化的一個重要轉向。以價值這個概念來說,它意味著主觀的價值判斷,可以在魯賓遜的荒島上被運行著。而價格則被視為造成客觀的生產條件與技術制約,透過制度限制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這種說法看起來似乎理性客觀,實際上價值判斷卻是一種無可避免的事實。簡而言之,模型絕對不是一種對於經驗的完美鏡像投映,它其實仍然隱含著建構者主觀的選擇在其中,其所表徵的科學理性只是一種被包裝起來的虛假意識罷了。

三、    對於經濟學的學科反思

從上述這兩千多年「價值概念」的發展過程,可以看到西方社會在觀念上的演變其實是連續且逐漸被取代的。每個階段的參與者都提供了當下最新的、來自社會脈絡的意義。因此他們能夠重新詮釋傳統,並且為他們的不同策略提供道德合法性的支持。以這樣的角度看來,現代經濟科學的主張也不盡然就是絕對的真理,它是有可能會隨著歷史發展產生不同走向的。然而,當代的經濟學卻被塑造成沒有歷史、沒有其他可能替換的普遍規律原則。

現代經濟學與那些研究人性的學科有什麼樣的不同呢?雖然乍看之下它們都宣稱自己研究的是事實,但經濟學卻日益強烈地主張數據才具有唯一的效力(Veblen 2007[1994]:47)。實際上我們可以看到,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應當要是人的實際行為、是複雜多變的社會現實,怎麼能夠在尚未獲得實際經驗之前,便以純粹的邏輯與實證分析來進行模型的推導?如此一來,對於經濟學的學科反思便變得十分重要。回顧價值理論其實也是讓我們從經濟學最原初所發展的問題重新開始問起:究竟價值怎麼才能被真實地估量?經濟學最終的目標何在?從價值轉變到價格的討論,實際上那個原先重要的人性討論與探究就這樣消失了。

四、    結語

本報告簡單的對價值理論提出一些概要性的介紹,藉由這樣的論述去重新反省經濟學這門學科制度化的過程。由古希臘時期的相關概念起源為出發點,從重商主義、重農學派,一直到亞當斯密所建立的典範,來看經濟學中價值理論的相關討論有怎麼樣的轉變與其脈絡。但是礙於篇幅的限制,在這樣的歷史鋪陳裡,還是無法很完整的呈現出一個清楚的輪廓,只能以某些特定的人物、事件做為本次報告的概念介紹媒介,這是一個相對來說報告的侷限之處。

此外,呼應文章一開始Wallerstein的討論,身為社會科學的經濟學為了樹立其制度化的典範與權威性,必須限縮自己的研究範圍,甚至披上科學理性外衣來說服大眾。從價值理論的發展過程,我們也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現代經濟學這門學科的侷限性。是故,我們該怎麼樣去重新思考這個學科的邊界?又有什麼重要的東西在時代的變遷中被摒棄、被式微?這些東西不是單憑一味的前進即可成為更完整的學科,我們應當是從歷史發展的脈絡去重新看待之──特別是那個學科尚未開始分化的階段──才真正有機會去了解問題怎麼樣被問、在什麼脈絡被建構。只有透過重新建構社會科學,才能夠解決過去爭論不休而無法處理的矛盾。

五、    引用文獻

汪丁丁
2008 《經濟學思想史講義》。上海:人民出版社。
葛楊、李曉蓉
2003 《西方經濟學說史》。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Cantillon, Richard
    1997   《商業性質概論》。北京:商務印書館。
Sewall, Hannah
    1901    “The Theory of Value before Adam Smith”, Publications of the
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 3rd Series, Vol.2, No.3: 1-128.
Veblen, Thorstein
    2008[1994]《科學在現代文明中的地位》,張天龍譯。北京:商務印書館。
Wallerstein, Immanuel
    1996    Open the Social Sciences: Report of the Gulbenkian Commission on the
Restructuring of the Social Sciences. Stanford: Stanford Univ.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