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11日

經濟概念的演變

◎王智瑩(人類四)

經濟(Economic)的由來

亞里斯多德認為人類生活公與私的兩面向,其中,私(Private)的方面,是家戶經濟層面為主,意思是管理及維持家計 (Frisby and Sayer,1986)。 1500至1800年期間,各個國家在制定政策時諮詢專家的意見,這時期從國家的角度,宏觀的分析國家經濟政策,這種學問稱為政治經濟學。十九世紀時,經濟學正式出現,政治經濟學在十九世紀下半消失。因為經濟學所反映的是個體的心理學,而非社會制度的產物(Wallerstein, 1996)。也就是說,主導經濟學現象的背後原因是自然法則(natural law),而非政治政策。是經濟學起初是歸屬於哲學領域中,十九世紀末則經濟學從歸類於法律、政治科學、數學這幾個學科中分離,引入科學方法,Ricardo被認為是創立經濟學中的數學精確性的先鋒,以抽象思考推理,建立出擁有少數變因的模型,推導出結論。延續這個途徑,經濟學加入了需求與供給的圖表、數學公式、需求彈性的數據測量…等等科學領域的語彙(Skousen,2009),經濟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問。

作為一門社會科學,經濟學的目標在於解釋經濟現象和經濟主體互動的方式。經濟學的基本假設是:人的行為在在反映其自利(self-interest)的動機。(吳聰敏,2005) 經濟人(Economic Man) 基本上是理性的,所以可以使用統計分析,科學性地預測人的行為。(Skousen, 2009)

對於經濟學理論的探討,首先從Adam Smith所發表的國富論起始,討論國家的富裕是如何形成的。國家財富是家庭財富的總和,而家庭財富是由每年的所得中儲蓄一部分,長期累積而來。 Smith認為富裕的關鍵在於生產與交易(production and exchange)。在適當的勞力專業分工下以及交易,總產出可以上升,使得整個世界更為富裕。而要能夠自由的分工以及交易的基礎,就是經濟自由,其所代表的是人可以自由的掌控資源、進行交易、投資。只要人不去傷害別人、或是危害公平正義,「自私」行為不僅有利於自己,也有利於他人(吳聰敏,2005)。由自立導向自律的關鍵在於競爭。市場制度是最具有生產效率的方式,因為市場自由競爭下,會使得商品價格下降,品質上升,增加更多不同形式的服務。工人、地主以及資本家聚集起來的自利行為,可以創造出穩定且繁榮的社會,且不需要政府的中央管控。自利就是市場機制中「看不見的手」。Smith提出了經濟學概念最基礎的資源分配論。意思是在市場競爭、經濟自由的情況下,資源的擁有者會最適當的運用資源,市場制度會自動調節,使得價格達到均衡。

Smith的主張

1.節儉、自利且勤奮工作的人應該被鼓勵。
2.政府的工作在於維持市場自由、競爭以及公平的狀態,並維持國家穩定。
3.經濟事務則需放任,具體地自由貿易、低關稅和最少的官僚制度來進行。
4.以金或銀為基礎的貨幣制度可以提供穩定的金融狀態,促進經濟繁榮。
(Skousen, 2009)

但自利不會導向貪婪與自私嗎?Smith認為在他所發現的體系中,只有當幫助別人時,才有可能幫助到自己,也就是Golden Rule的體現。這也是Smith對於經濟和道德行為的整合,再經爭的情況下,Smith認為有可能整合這兩個看似不相容的價值觀。

延續Adam Smith的理論,Jean-Baptiste Say則提供了市場的法則,建立了景氣波動(Business fluctuation:各項總體經濟變數同時上升或下降的現象)。與經濟成長的模式。18世紀時認為經濟蕭條的原因是金錢的數量太少,若要促進經濟的成長,應該找尋更多金錢來花費。Say首先澄清金錢的作用,認為金錢只是媒介,金錢是用來換取其他商品。因此生產才是消費的原因,生產量的提高導致消費額上升。上升的消費是來自於新的供給,但不代表供給量會提高或製造更多的需求量。因此,經濟成長是生產的增加,衰退則是生產量的減少。因此經濟成展的基礎在於投資,促進生產量的上升。消費不是造成經濟成長,反而有可能阻礙。

Thomas Malthus和David Ricardo發展出了報酬遞減法則(the law of diminishing returns),土地的短缺會阻礙經濟成長。假設固定資本是固定的,若持續加入勞力,最後產出會越來越少,或以更低的速率增加。這項法則也是經濟學重要的基礎。

Ricardo另一方面提出了比較利益的概念,符合Smith的概念,自由貿易有利於交易雙方,不論其中一方是否有具有絕對利益,也就是以較少投入可以達到同樣結果,專業化的結果會較不分工的方式來得更有利益。

Ricardo與Smith的差異

Ricardo對於經濟上的利益如何分配(distribution)於工人、地主和資本家。因為若其中一方得到較多利益,則將會使其他人所得到的利益減少。但Adam Smith則是強調經濟成長可以使所有人受益,每個人都可以得到更多利益。在Ricardo的模型中,利益衝突的問題浮現,因為Ricardo將分配與生產分開來討論,而利益是有限的大餅,必須思考如何去分配。

勞工薪資決定利潤

Ricardo認為工人的薪水上升會導致工人會養育更多孩子,導致工人供給上升,薪水下降。因此這一連串的效應會造成工人的薪水低落,僅能維持生計。也就是另外Ricardo認為利潤要上升的只能仰賴降低工人的薪水,因為利潤會因報酬遞減法則,而日益減少因人口的增加對於土地的需求上升,地租也跟著上升。在固定資本無法改變和地租持續上升的情況下,工人薪水會持續下跌至僅能維持生存的程度。

Marx延續了Ricardo對於工人的解讀,發展出對於盈餘的價值的論述。利潤(在Marx的想法中等同於剝削)會等同於剩餘除以商品價值。

P=S/R

由於商品價值由固定資本和變動資本組成,變動資本也就是勞工的支出。利潤必須從剝削勞工薪資與加長工時來取得最大利潤。就算購入機械,仍會造成固定資本的上升,資本家也會聘請婦女或孩童,由於他們的薪水較低,並沒有降低剝削的程度。
Marx抨擊了市場制度下的異化與剝削,並提出了非市場經濟的社會可能存在。並提出革命的方式打破階級,創造出共產的社會。這對於Smith以來所建立的經濟概念有相當程度的打擊。

商品價格的真正原因

面對馬克思對於資本主義經濟的解釋,Menger、Warlas和Jevons嘗試找出新的方法來解釋工人、地主以及資本家都獲得利益,而非只有一個階級得到最大多數利益。這些學者拋棄了客觀的實用性(utility),而以消費者主觀的需求作為新的切入點。他們認為,並非是勞力或生產成本賦予了商品價值,價值是由消費者主觀判斷出來的,這項發現直接反駁了Marx對於剩餘地解釋。需求必須先存在,生產者才有可能投入資源生產。

消費者的需求決定了商品最後的價格,也同時決定了生產活動的方向,包括生產過程中所投入的成本。因此收入不是被分配而來的,而是生產活動過程中所牽涉的因素所決定的。

邊際效益(Marginal Utility)

一個人所擁有的商品數量越多,在增加一個商品時,消費者心中對於商品的價值會下跌,而相反的,若一個人對於某些商品的數量越少時,對於商品的價值會上升,例如:水,若水運到沙漠,在一個資源相對稀少的地區,水的價值會上升。簡而言之,價格是由邊際購買與賣出所決定,根據消費者所持有的資源相對地表現出的需求,而決定了價格的高低。薪水、地租、利率和利潤都由消費者的需求決定,因此長期的總成本並非固定的。

Alfred Marshall並運用圖表連結邊際與古典學派。將供給與需求整合在一起,需求線代表的是消費者多消費1單位商品所產生的價值(吳聰敏,2010),而供給則是生產的成本。

需求彈性

Marshall並嘗試解釋價格的變動會造成需求什麼程度的改變。以需求變動比率除以價格變動比率可以看出需求的彈性,當數值大於一時,數量的變動會大於價格的變動,小於一時,數量會小於價格的變動。

消費者剩餘

消費者總願付價格高於總支出之利益,也就是說消費者其實可以付出比購買的商品更高的價錢,這之間的差額就是消費者的剩餘,當價格下降時,消費者的剩餘會上升因為這之間的差額增加,而相反的狀況時,消費者剩餘下降。這可以大略地反應消費者在市場內的滿意程度,在均衡價格下,消費者與賣家的剩餘會達到最大,但若有人為的操作改變價格,剩餘會下降。

經濟學針對經濟大恐慌的解釋及理論

1920年代面對即將來臨的經濟大恐慌(Great Depression),Ludwig von Mises與Friedrich Hayek成功地預測到這個現象。但在當時受到肯定的學者是John Maynard Keynes。Keynes認為大恐慌的原因在於民眾不理性的行為,對於流動資產的迷信(fetish of liquidity),導致現金大量需求。Keynes認為存款是一種浪費,因為無法投資在其他有效的方式促進經濟成長。但也有其他學者認為存款本身就是一種投資行為,是對於未來的投資而非完全耗損掉。Keynes提出有效需求的概念,認為消費者與企業的支出決定了國家的產出。聚集產出 (aggregate output)也就是有效需求,這項數值成為今日的國內生產毛額(GDP),國內生產毛額為在本國疆域以內所有生產機構或單位之生產成果,不論這些生產者係本國人或外國人所經營者(吳聰敏,2010)。Keynes認為聚集產出會等於消費(consumption)加上投資(investment)

Y=C+I

Keynes延伸了Say的論述並將重點放在消費,認為消費是拯救大恐慌的關鍵,刺激需求可以增加生產,使經濟恢復。Keynes又在有效需求中加入政府(G)的因素。

Y=C+I+G

Keynes認為政府是完全獨立的機構可以刺激經濟發展,藉由印刷業以及公共建設可以產生完全就業。公共建設可以提高有效的花費,使人民就業和企業受益。 Keynes採用Richard Kahn的論述,認為政府投入公共建設的錢,首先會首度投入經濟循環,而這筆錢在進入工人的薪水中,工人的薪水若花費90%,則就有第二度的資金進入經濟循環中,這些錢在進入企業的盈餘中,總之,政府的投資會有增值的效果。

另一方面,其他學者也對於經濟大恐慌提出不同的看法。Mises首先將金錢整合進經濟系統中,Mises認為金錢也是一種商品,擁有幾種特性,在國際標準下,各個主要的貨幣都有各自特定的重量等同於金。這並非亂數、隨機的結果,金錢通常是由交易產生出來的,由於金錢可以兌換特定數量的金或銀。Mises並將邊際效益運用在金錢之上,金錢的價值來自於各單位貨幣的購買力。可以使用的金錢數量與對金錢需求決定了金錢的價值,因此增加金錢的數量會造成金錢價值的貶低,這完全不造成任何社會受益。

由Irving Fisher所提出金錢的數量理論(quantity theory of money),金錢的的供給乘與金錢年成交量會等於一般價格乘與年總商品量。

由於V金錢年成交量與Q年總商品量較為穩定,M金錢的的供給和P一般價格的變動會有較顯著的影響。因此通貨膨脹的原因主要來自於政府的金錢政策,膨脹金錢供給。Mises針對這個理論,提出金錢的的供給是最主要的變因造成經濟大恐慌的原因,物價膨脹率主要決定於貨幣供給成長率,無論何時何地,物價膨脹都是一種貨幣現象(吳聰敏,2010)。Mises並指出V和Q並非完全是常數,價格的變動需要觀察對於貨幣的需求。而貨幣的需求是指持有貨幣的資產的慾望,是指現金或保證金,更嚴格的解釋為沒有利率地持有資產。Milton Friedman同意Mises的想法,並指出大恐慌的原因正出自於政府錯誤的金錢政策,採取寬鬆貨幣政策(Easy money policy),增加貨幣供給反而造成經濟的災難。Friedman指出大恐慌發生的真正原因,並指出Keynes所建立的理論有許多地方具有理論上錯誤,且誤導政策的走向。

在1970年後,對於Keynes學派的批評使得其影響力消退,也產生更多對於總體經濟學理論的探討,探討國民所得、所得分配、經濟成長、貨幣政策、匯率…等等現象的分析。後期許多學者的理論其實都反映了Smith所建立的系統,雖然同樣經歷許多挑戰,例如經濟大恐慌時,違反Smith許多假設的 Keynes學派取得公信,但在許多現實的案例以及其他學者的辯論中,經濟學整體的理論走向似乎又走向了Smith式的解釋方式。Keynes與Marx 看似被古典經濟學派的批評擊潰,但這兩者所提供的思考方式仍然在現代具有相當程度的影響力。在未來也會繼續有新的現象及議題挑戰經濟學家所建立的種種模型和解釋。


參考資料

Frisby ,David, Sayer, Derek
    1986  Society Ellis Horwood, London.

Skousen, Mark
2009  The Making of Modern Economics: The Lives and Ideas of the Great
Thinkers published by M.E. Sharpe Inc.

Wallerstein, Immanuel
    1996  Open the Social Sciences: Report of the Gulbenkian Commission on the
Restructuring of the Social Sciences.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 Stanford.

吳聰敏
    2005  ﹤經濟學是什麼﹥URL:http://ccms.ntu.edu.tw/∼ntut019/edu/What
Econ.pdf,台大經濟系。

吳聰敏
    2010  《經濟學原理》,台北:翰蘆圖書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