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11日

從康德到馬克思──德國唯心傳統的盛衰與轉變

 ◎黃得城(人類二)


第一章、    康德與德國唯心論起源

壹、    康德與德國唯心論的起源

一、    康德的生平

    康德(Immanue1 Kant 1724~1804)除了做為啟蒙時代的最後一位要角,其也是德國古典哲學最重要的開創者。康德於1724年生於東普魯士的歌尼斯堡,到1804年去世為止,其生活都十分的規律。據說其生活之嚴謹,甚至當地居民都可以他下午三點散步的習慣來對錶,而唯一一次失準是因為醉心於閱讀盧梭的著作而忘時。

二、     哲學思想

    康德的哲學思想在後人的眼中,可以說是為整個歐洲哲學的發展開啟了一個全新的視野,其影響甚至被比擬為哥白尼革命,至此以後的歐洲哲學大致上與康德都脫離不了關係。西方哲學家將知識分為先驗(理性)與後驗(經驗)兩種,而在康德以前的哲學家多認為人類的心靈是被動符合外在的對象;康德卻是認為要能夠認知外在經驗,人類心靈必須要有一套操作機制,方能理解外在世界。經驗是建構人類知識必要的條件,但卻非為一要素,在康德的眼裡,人類的心靈並非從經驗中獲得形式或法則,而是從其中獲取材料使其符合心靈自己的形式;因此,認識外在並非是瞭解外在事物真實存在的本質,充其量只是將形式賦與經驗到的感覺;從此而知,人類對於真正真實的知識是必然有限制的,這也是康德批判哲學的要旨之一。

    康德最為出名的作品:《純粹理性批判》(第一批判 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 1781)反對了大衛‧休姆(David Hume 1711~1776)徹底的經驗主義,並提出了比休姆更進一步的,對於理性的批判。純粹理性,即是理性不需倚賴任何經驗;而純粹理性的批判更進一步指的是對於某些不依賴經驗的事物的批判性的檢驗與判斷※。在康德的理論中,時間與空間先於一切經驗,人無法想像沒有空間與時間,因此,一個人可以感知、理解他周圍的世界,但永遠無法感知、理解自己本身,因為知識的產生需要時間、空間與理性三個要件。康德反對休姆最主要的論述則是關於因果論方面,休姆棄絕了因果論的存在,強調人類無法感知因果規律,而是以「恆常連結」人類習慣於兩件事物的同時出現爾爾。康德贊同休姆認為因果律並非來自經驗,但也未像休姆否定因果論,他相信可以證明自然法則,因為自然法則就是人類認知的法則,也就是理性的展現。

第二章、    從康德到黑格爾

一、    費希特的哲學思想

    在康德的思想中,真正那種不可觀察也無法透過感官感知的先驗體,正是那個神秘的「物自身」(thing-in-itself, noumenon),然而費希特並不贊同此觀點,對於費希特而言,他真正關心的是人的「絕對自我」,也就是自我意識依循著的三重的認知過程:首先是「自我設定自身」,即自我是存在的,同時,其設定自身的存在;既是設定的本身也是行動的產物,因此該自我的本質奶是自由創造性活動。接下來是「自我設定非我」,費希特認為自我外還有一外部世界,但該外部世界其實是意識透過感官經驗顯現的結果;「自我」是主動的,而「非我」其實是依附「自我」存在的,而且該兩者是對立的。最後則是「自我與非我的統一」,在前一個步驟中發展出的「自我」與「非我」被包含入統一的意識層面;由此使得存在與非存在、主體與客體、自我與非我等矛盾被整合入絕對的自我而相互依存,這是費希特對於知識論的探討。
綜觀以上,費希特的唯心論觀點遠較康德積極的多;相較於康德留下了「物自身」的可能性,費希特認為真實不僅僅是被心靈所認識而已,而是由心靈所架設運作而實現。

二、    謝林

    謝林是客觀唯心論同一哲學的創立者,其哲學思想並無法有一致性的歸類,因此經常將他的思想畫分成兩到三個時期,而不可缺的兩個分別是「同一哲學」與「啟示哲學」(或譯:天啟哲學)。謝林的同一哲學觀點多是重新詮釋應用前人的哲學思想而成,其同一哲學的中心點乃是客觀的「絕對同一」,即是將費希特的「絕對自我」進行改造,將主觀的「自我」擴充為客觀的「絕對同一」。此外,謝林並不認同康德將客觀的知識能力從人分離開來,他主張人類擁有一種客觀的知識直覺能力,這樣的想法並不止於謝林,而其代價乃是在某個層面上走向了非理性主義,也影響了以降的德國哲學。

第三章、    黑格爾的集大成

壹、    黑格爾的生平與其年代

一、    黑格爾的生平

    黑格爾(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1770~1831) 出生於今德國西南部的斯圖亞特,進入蒂賓根神學院就讀,並與謝林、赫爾德林成為好友。其著作有《精神現象學》、《邏輯學》、《哲學全書》等。

二、    歷史的辯證

    簡單概括黑格爾的哲學,其最重要的思想乃是:真實是可以由思想完全地掌握。黑格爾將康德本來是一種屬知識論的批判唯心論變成了一種本體論的東西。不論是其實質或客觀的內容還是其形式都是一種觀念。真實的存在是來自於被理性完全掌握的觀念內容,而非由低階感官經驗拼湊而成的。黑格爾將認為心靈的本質是一種可以向外發展,並以概念掌握真實的能力,所有上未被心靈理解的東西就只算「他物」。

    對黑格爾來說歷史其實就是心靈逐漸走向一種絕對知識過程中的理性的展現。從黑格爾的角度來看,歷史的演進其實是發展與進步的、一致且理性的,歷史的過程便是人類追尋真實自我的過程,而這也是歷史的目的;當人類的理性發展到極致的同時,人類便可以完全掌握、瞭解歷史與自身的本質,而這兩者其實是相同的事,歷史便完成了其最終目的,形成歷史的終結,在這裡,黑格爾的觀點將歷史當作全人類的歷史,是集體的,而非少數特定人的。歷史做為人類自然本質的呈現,雖然其中有許多不同的衝突、戰爭與斷裂面,但在黑格爾的想法中,這些仍在邏輯之內;因為衝突本身也是對立面的克服與創新、相互辯證而最終形成統一的絕對精神。

    黑格爾的絕對精神論成為了精神的最終呈現。所有存在於主體與客體、思想與存在、精神與自然、自由與必然、之間的矛盾與衝突都在此絕對概念中被統一而形成一個更高的層次。一種泛理論式的(panlogical)一元論取代了原先康德有限二元論的知識概念。黑格爾的名言即是:凡實在的即是理性的,凡理性的即是實在的,除此之外沒有什麼其他可說的了。純粹的理性思想以一種形上學式的無瑕概念包含整個實在。黑格爾的系統,雖然宣稱是始自生活,但是最後卻是以純粹思想泯除了生活與經驗的地位。

第四章、    黑格爾以後

壹、    費爾巴哈

一、    無神論者

    雖然其受業於黑格爾底下,且十分敬重黑格爾,但費爾巴哈與黑格爾卻有本質上的不同,在他的第一本著作《論死與不朽的思想》中開始顯示其否定靈魂的不朽思想,並對基督教進行批判,認為人類應當著重現世生活,而非來世幸福,而這樣的言論也導致其無法再進入大學教書。

    費爾巴哈透過研習人類學、宗教起源與黑格爾的絕對理念,認為宗教是人的本質演化為失去自我控制的一種氛圍,是人的本質的虛幻的反映。並非由神創造人,而是人創造神,人應該脫離宗教迷信的束縛。

二、     唯物主義者

    面對康德將人類理性與自然相結合,費爾巴哈認為人的理智單只是反映自然法則,自然絕非理性的創造,自然界一切原本即存在,而人也只是自然產物之一。費爾巴哈反對康德認識論中的先驗假設,由其是人類受到自身心靈的影響而無客觀瞭解的可能,他強調在漫長的歷史中,人類對於客觀事物的認知是充滿無限可能的。

    除了評斷康德外,費爾巴哈對於黑格爾的「絕對精神」也存在著疑義,他認為在解決觀念與存在的問題上,應將人與自然放在一起檢視;黑格爾的哲學將重點置於思維上的討論,費爾巴哈則是將存在視為主體,這也是唯心論與唯物論最基本上的不同。

貳、    馬克思

一、    馬克思的生平與哲學

    卡爾‧馬克思(Karl Heinrich Marx,1818~1883)是猶太裔德國人,生於普魯士的萊因,同時是個政治學家、哲學家、經濟學家,更是後來共產主義與無產階級運動的精神領袖,馬克思的哲學思想在後世演變出許多不同的分支,對於歐洲的社會科學有著巨大的影響,同時卻也稍顯雜亂。馬克思的哲學思想承襲於黑格爾的一支,然而卻有大幅度的改變:黑格爾將人置於歷史發展的中心地位,並且將歷史的發展視為思想的發展,是人類為了要了解自身而產生的衝突的過程;黑格爾的哲學其實就是人對於自我、歷史的理解,而這兩者其實指的是同一件事,當這樣的理解達到全面的程度時,歷史將因完成了最終目的而達到結局。黑格爾的哲學將唯心論發展到極致同時,卻也逐漸衰弱,馬克思變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演變出的一支。

    馬克思認為真正的歷史並非只存在於觀念與思想中,而是生活在真實世界中的歷史,是無法與政治、經濟分離的。馬克思相信自然才是人類的基礎,所謂的觀念的或神聖的都是和真實的人相反的東西,它們都只是一種人自己異化的產物。馬克思的思想相當程度上反映了社會中的不平等現象:只有少數人能有機會參與這種思想上的發展;而大多數人都是存活在勞動、具體世界中並藉此來創造歷史;因此,馬克思擯棄了以觀念、唯心為出發點,轉而向勞動追探。然而即便如此,馬克思並未放棄思考與輕忽其重要性,思考在馬克思的哲學觀中處的位置是勞動的一部份,思考被包含在勞動中,是為了實現勞動而存在的。

    貫徹馬克思思想的其中一項概念是來自黑格爾的「異化」(Alienation),「異化」指的是人徹底的與其本質分離,在馬克思的眼中,異化並不只是單指個人的現象,尤其在工業社會中最為明顯;其中與其有所關聯的是分工的概念。在勞動為人類本質的同時,分工現象也同時出現,分工雖然讓工作能夠更有效率的達成,其本質卻是人類與自身分裂的反映與因素:分工代表著人類將空想式的思考與具體的勞動、推動歷史的活動分裂,並使某些人專注於前者,其他人專注於後者,產生了體力勞動者與非體力勞動者的區分。

    除了上述的看法外,異化還有不同層面:其一是因為人類否定自我的本質,而導致對真實世界的扭曲,人們總是低估自己的力量,事實上,任何的事物都有可能被集體的人類所掌控。另外一個層面則是人類接受了當前的經濟狀態,而假定自身命運早已被經濟法則所掌握。這樣異化的概念讓馬克思將注意力移往社會結構上,馬克思認為人類可以藉由勞動來實現其本質,並透過集體的力量改變外在世界,進而改變其自身。

    從黑格爾到馬克思,實則是自唯心論到唯物論的重大轉向。馬克思的唯物論重點其實在於人類擁有經由勞動改變世界的能力,而此亦為人類本質。然而,勞動的結果並不單只是平穩累計而成的,這牽涉到馬克思繼承與分析黑格爾的看法而成。這一方面的論述可由科技的演進看出:科技的發展本是人為了增強勞動力而發明的,在持續的發展中到了某一個時刻點,則會有一種新的、更優秀的科技被創造出來;馬克思的論點看似與此相仿,然而他其實是反對科技擁有內在獨立力量的,馬克思真正重視的是背後的生產的社會關係。除了技術蘊含了社會關係外,經濟的改變也造成了一系列社會關係的改變。

二、    談社會結構

    馬克思的思想受到當時外在環境的形塑,即生產工具與資本主義的發展導致社會關係的轉變,使得其格外重視社會本身,並發展出其特有的一套社會結構理論。馬克思的社會結構包含了兩個層面:上層結構與下層結構的模型,即是經濟的下層結構與包含制度、意識型態的上層結構。

    在談到上層結構與下下層結構之前,必須先從馬克思的「意識形態」(ideology)談起;而在「意識形態」之前,則必須先看馬克思對權力的探討。在馬克思的討論中,社會中擁有權力的經濟基礎是來自於對生產工具的掌握,擁有生產工具的人得以控制或剝削沒有工具的人,這種掌握的來源乃是私有制度;而在這樣使用勞力否則擁有工具的分工下形成了「階級」(class)的概念,而階級本身不會單一存在,階級與階級之間的關係則是對立的。在這樣的假設下,「意識形態」指的是有系統的扭曲真實的思想系統,而且是為了服務某團體的利益,尤其是統治階級。意識型態會逐漸滲入該社會的每個人心中,而成為人們行動的準則,以至被誤導為認定一切行動都是出自於對自身的利益。

    馬克思的上層結構與下層結構的相互關係是「下層結構決定上層結構;上層結構影響下層結構」,社會以下層結構(生產)為基礎,而建構上層結構,其立論點乃是馬克思強調生產性活動在邏輯上優先於其他事物,只有在維繫生理需求所需的物質條件被滿足後,方可去從事其他活動。另外,上層結構除了受到下層結構的限制外,卻也反過來影響下層結構,馬克思強調其內容並非單單討論下層結構對於上層結構具有決定性的影響,事實上,有組織的社會團體(非下層結構)是有能力改變整個結構的。


參考文獻:

E.C. Cuff 等  著  林秀麗 等  譯  1999 社會學理論的觀點 韋伯文化
Martin Vogt編 辛達謨  譯 1990 德國史(上、下) 國立編譯館
丁建宏、李霞  著 1996 普魯士的精神與文化 淑馨出版社
許志峰 等  編  1989 社会科學史 新華書店(北京發行)
杜美  著 1993 德國文化史 智揚文化
葉至誠  著 2000 社會科學概論 智揚文化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德國歷史主義、英國觀念論與社會研究法 (主持人:陳思賢)
Wikipedia維基百科